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调整
关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获得的子公司,
应当依据母公司在购置日设置的备查簿中注销的该子公司有关可识别资产、负债的价值,
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调整,使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在购置合理价值上肯定的可识别资产、
负债等在本期资产负债表日应有的数目。
二、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合并报表原则,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
根据其他有关材料,依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依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工作中应编制的调整分录为:
(一)关于应享有子公司达成净利润的数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 【调整后子公司净利润×母%】
贷:投资收益
应承担子公司当期的亏损份额,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二)关于当期收到子公司派送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三)关于子公司除净亏损以外拥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状况下,按母公司应享有或应承担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四)连续编制兼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置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未分配利润——年初
三、编制抵销分录
(一)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一切者权益的抵销处置
借:实收资本 【子公司】
资本公积——年初 【子公司】
——本年 【子公司】
亏损公积——年初 【子公司】
——本年 【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年末 【子公司】
商【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一切者权益总额×母%】
贷:长期股权投资 【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子公司一切者权益总额×少%】
未分配利润—年初(兼并当期为“停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兼并,没有借贷方差额。
(二)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互相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置
借:投资收益 【母公司的投资损益=子公司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
少数股东损益 【子公司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
未分配利润——年初 【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当年提取盈余公积】
对拥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子公司当年宣布股利】
未分配利润——年末 【子公司】
需求阐明的是,在将母公司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本年利润分配项目抵销时,应将子公司个别一切者权益变动表中提取亏损公积的金额全额抵销,即经过贷记“提取亏损公积”、“对拥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将其全部抵销。在当期兼并财务报表中不需再将曾经抵销的提取亏损公积的金额调整回来。
(三)内部债权与债务的抵销处置
1.应收账款与对付账款的抵销处置
(1)初次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处置。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连续编制兼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置
将内部应收账款与对付账款予以抵销,即按内部应收账款的金额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应将上期资产减值损失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即按上期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金额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关于本期个别财务报表中内部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坏账准备增减变动的金额也应予以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应收票据与对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等的抵销处置
关于其他内部债权债务项目的抵销,应当对比应收账款与对付账款的相关规则处置。
3.对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抵销
借:对付债券 【期末摊余本钱】
(或)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期末摊余本钱】
(或)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期初摊余本钱×实践利率】
贷:财务费用
借:对付利息 【面值×票面利率】
贷:应收利息
(五)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完成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处置
1.当期内部购进商品的抵销处置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
借:存货涨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连续编制兼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
借:存货涨价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存货涨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本钱)/销售收入
存货中包含的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未完成的销售收入-未完成的销售本钱=购货方内部存货结存价值×销售方毛利率
(六)内部固定资产买卖的抵销处置
(一)未发作变卖或报废的内部买卖固定资产的抵销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1)一方销售的商品,另一方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固定资产买卖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本期内部固定资买卖产生的销售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
(2)一方的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后仍作为固定资产
借:停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4.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二)变卖或报废状况下的内部买卖固定资产的抵销
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收入”项目或“营业外支出”项目替代。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外收入(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本期多提折旧)
贷:管理费用
从集团内部购入的无形资产,其抵销处置办法与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完成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类似,
可对比进行抵销处置。